浮梁本地产业以种植业为主,其中又以茶叶,木材为大宗。虽然历代也有些客籍人陆续适居本地,但在人口数置总构成中浮梁籍人仍占绝对多数。
图片 | 网络 创意 | bobopomofo
浮梁方言荟萃浮梁县山川秀丽,物产富饶,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,所以人口的流动量不大,浮梁话的演化相对缓慢。
茶叶一直为浮梁之特产,在茶叶和小商品等经济贸易上与安徽、湖北等地联系紧密。
特别是在边缘乡村,人们与邻省、邻县交往频繁,通婚者很多,因此,语言交际中相互影响,其演变方向与景德镇话大不相同。
▲浮梁老版地图
浮梁话本身的差别也比较明显,此所谓“三里不同音,五里不共调”。浮梁话以旧城为代表,还可大致分为东乡话、北乡话、西乡话和南乡话。
四乡语音略有差别,其中又以东乡话和北乡话之间的差别较为明显。东乡话多带翘舌音,喉音、鼻音重;北乡话翘舌音不明显,基本上不带喉音和鼻音东乡话显得粗重、力感强;北乡话轻盈、舒展。但是浮梁四乡人说话互相听得懂,词汇、语法等方面也基本相同。
▲浮梁方言属徽语+赣语
【生活用语】吃饭 吃茶 驮[tuó](拿)来驮去
别(折)断 话(说)事(话) 跌跤
困觉(睡觉) 放牛 洗衣裳 被窝(被子)
昼饭(中饭) 去家(回家) 东厮(厕所)
割禾[wó](割水稻) 洗嘴(刷牙)
滚水(热水) 絮[xù]袄(棉袄) 絮裤(棉裤)
难过(难受) 不晓得(不知道) 脚踏车(自行车)条帚(扫帚) 屁股[陪股] 屁股眼(肛门) 猪栏(猪圈) 马屎桶(马桶)
傲子(智力低下的人,相当于呆子)
堂屋(厅堂) 手叶(手帕) 反手(左手)
顺手(右手) 屙屎屙尿 怕丑(害羞)
木头(愚蠢) 冒(没) 戏戏(玩)
奈不何(没办法) 讨老婆(娶妻)
老的人(死了人) 膝头老(膝盖)
一口口(一点点 zri zri) 大日头(大太阳)
天光了(天亮了) 一只望不到(一点看不见)
【时间】旧年(去年) 上昼(上午) 昼时(中午)挨夜边(傍晚)
下昼(下午) 夜间(晚上)日间(白天)
【称呼】姑娘(姑姑) 外婆(外祖母)
外公(外祖公) 公公(①祖父②夫婿之父亲)
婆婆(①祖母②夫婿之母亲)
妈妈(①母亲②祖母)
【动物名称】鸡公(雄鸡) 鸡嫫(母鸡) 鹅 鸭
猪[居] 猪郎(雄种猪) 猪嫫(母猪) 畜牲
含筋(蚯蚓) 哈蟆(青蛙) 石鸡(石蛙)
牛牯 牯牛(雄牛) 骚牯(种雄牛)
团鱼(鳖) 蚊虫(蚊子) 喵(猫)
▲石鸡
【土特产】麻糍 年糕 发糕 碱水粑
冻糖打糖(做糖、熬糖)冻米糖 爆米花
北瓜干(南瓜干) 洋糕(早米糕)
笋干 红薯片 木耳 香菇
▲麻糍
【植物名称】荀芦(玉米) 谷(稻子) 汉菜(苋菜)
芦稽(高梁) 朴荠 洋生姜(洋姜)
赛籽(向日葵)洋桃(弥猴桃)王豆(黄豆)
虹豆(豆角)北瓜(南瓜) 柿子萝楂(山楂)
蕨[jué]鸡(蕨菜) 春苗(香春芽)
▲老北瓜
【“头”字作词尾】鸭脚鸡头 木头(呆板)
霉头(倒霉的人) 日头(太阳) 香头
▲蕨鸡不是鸡
【动词】嗅不动(用力推也推不动)
不要挨到他(挨,靠近,牵扯)
蹦起来三尺(蹦,跳的意思)
▲新疆有切糕,浮梁有“切糖”
【词组】七嘴八舌 毛手毛脚 拉里拉塌 木头木脑 孱里孱头 财大气粗 骚里骚气 卵大皮粗 吊儿郎当 吊里吊气 神里神气 暗气 大不拉沙 哭哭啼啼 麻利
. . .
. . .
. . .
群众协作这里还缺
各种浮梁方言词汇
协作方式:
公众号内回复或者联系小编
(图片发送时记得勾选原图)
在此鸣谢▼
李梓豪
欢迎公众号内留言纠错
浮梁方言以徽语、赣语为主。
属祁婺片徽语区,该区域人口为:浮梁人口31万,德兴人口30万,婺源人口33万,祁门人口20万,共计113万人。
整理自《浮梁县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