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芪
这种生长在农田里的“杂草”,其实不是真正的杂草,只是看起来和杂草很像,它的名称叫做黄芪,而黄芪这种植物也是很有名的“药材”,所以植株的价值很高,比君子兰、茉莉花、月季、吊兰、绿萝、文竹等花卉盆栽的价值还高。花友们下次看到黄芪的时候,就不要去踩它了,也不要乱挖,看到记得珍惜。
黄芪还有一些别称,比如独椹、蜀脂、百本、棉芪等,就都是黄芪的别称,它喜欢在田野里或者其它恶劣的环境下生长,植株的根茎比较粗壮,所以辨识度也高,花友们见过黄芪这种植物吗?其实呢,黄芪是三级保护植物。
形态特征
黄芪的特征主要是在于它的根茎,植株的根茎和大部分的野草不同,一般是比较肥厚、粗壮,花友们也可以理解为它的根茎发达,所以植株比大部分的花卉盆栽都顽强。一些野生的黄芪能够长到20~100厘米的高度,植株的根茎和金弹子、黄杨树、金枝玉叶等花卉盆栽一样,是可以木质化的,而它的分枝也不少。黄芪也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分枝有很多,所以植株看着是很旺盛的。
黄芪的生长环境
大部分的黄芪都会在阴凉的环境的生长,比如田野里比较阴暗的角落,它喜欢的温度是在20~30℃,在这种温度下生长速度会快一点,根茎也能长得快。同时,它虽然能够耐干旱,对土壤的需求不严,不过一些透气性比较好的土壤才是它喜欢的。而黄芪也会在山坡下、悬崖边等地方生长,可见它的生命力是顽强的。
一些黄芪的根茎能够长到20~90厘米长,所以它的根茎相当发达。黄芪的分布地区也广,在东北、华北地区的林缘、灌丛或疏林下都是能够看到这种植物的。
图文采编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侵删